大概只有我这种死板德国控,才懂朗格的好?

来源:互联网   阅读:-

企业
2020
07/14
10:12

此文搁到今天才下手,感觉是“拖延症犯了”,但其实是“完美主义作祟”,因为我想把琐事干完,然后一心一意对它。然而我们活着,似乎永远被琐事包围,于是我请了年假,这才得空在今年结束前满足下自己。

其实如果有一种牵挂,让我们心生敬畏,比如在见面时总会下意识地整整衣冠,缕一下头发,那是多美好的感受。我有个朋友,大概4年前就叫嚷着超喜欢1815,直到前阵子还一如初恋般痴迷,却迟迟不下手。“我要等结婚了再买。”他的语气里满是期待。以前我会调侃他太没行动力,现在似乎开始懂了,有念想在前头的感觉多充实。

是啊,我说的就是朗格(A. Lange & Söhne,1815就是朗格的经典款)。

大概只有我这种死板德国控,才懂朗格的好?先来一块1815给大家舔个屏吧,最低价也要16~17万。

康德有一个传闻甚久的故事,据说他每天下午3点会准时出门,然后左邻右舍就纷纷校对自家的钟——守时是我最初对德国的印象,这种印象随后甚至与“死板”联系在一起。然而我就是那种追随逻辑和秩序的人,不然也不会从小就迷恋德国足球,再天才的罗马里奥在我眼里也敌不过谢顶的克林斯曼好吧。

所以对很多喜欢瑞士表的人来说,朗格很特别——那么规矩的设计,一点都不玩花哨。我记得很多年前我还是一只初级菜鸟时,问过当时的朗格制表师一个傻问题:你们为什么不做镂空呢? 如今想来,制表师心里一定在叨念“这个笨家伙”,当然他还是很认真回答我:“我们更希望手表能保证好的稳定性。”

大概只有我这种死板德国控,才懂朗格的好?

德国表的机芯一般长这样。

现在大家都明白,德国表的一个特色就是3/4夹板,把大部分机芯零件都挡住了,没东西可看,何必镂空?所以曾有一藏家朋友说“我其实蛮喜欢朗格,但3/4夹板总让我觉得缺了点啥,我是被瑞士表洗脑了?”

然而,这并不妨碍朗格网罗拥趸。朗格今年正好是创始人诞辰200周年,对一般人来说,历史悠久,对表迷则意味着会有纪念版好表,对我而言,是个怀旧好主题——我一直记得2011年旅游,在德国埃森的红点设计博物馆中突然看到陈列的朗格猫头鹰,然后耳边回荡着朋友的感慨“好美啊”……

大概只有我这种死板德国控,才懂朗格的好?

朗格ZEITWERK,人称猫头鹰,是不是特形象啊。就是价格太贵啦,我那个流口水的朋友现在还一直只能朝它看看,50多万起步,咳咳。

手表们特别注重历史,这大概也和中国人好这口有关吧。不过朗格的历史是中断过的。创始人费尔迪南多·阿道夫·朗格生于1815年(知道1815这个系列的来历了吧)的德累斯顿,师从著名宫廷钟表匠古特凯斯(后来成了朗格的丈人,德累斯顿森帕歌剧院的5分钟数字钟,就是朗格协助古特凯斯一起创作的),然后一路在法英瑞游学,直到回到老师身边。

大概只有我这种死板德国控,才懂朗格的好?

森帕歌剧院的5分钟数字钟

大概只有我这种死板德国控,才懂朗格的好?

5分钟数字钟的模型。这个钟每隔5分钟才会跳刻度,我曾经就和傻子一样,盯着歌剧院的钟,等它翻页……

格拉苏蒂曾经也算繁华,但后来却变成贫困小镇。朗格在1844年游说政府支持他建立制表公司。最终,朗格成功了,不过合同规定朗格必须为至少15名格拉苏蒂镇的青少年提供为期三年的制表训练,以换取政府的贷款。学徒也要为朗格工作五年,并且每周分期偿还培训费。来自首本员工账目记载,第一批制表学徒包括“一名油漆小工、十二名稻草编织者、四名家佣、一名农场工人、一名采石工人和一名葡萄园丁。”(事实说明专业对口根本不是个事,对吧)

大概只有我这种死板德国控,才懂朗格的好?

这是第一家制表厂。

1945年,朗格第一家表厂在格拉苏蒂镇成立,虽然生意起起落落,但后来格拉苏蒂镇的其他配套建设跟着起来,这里最终成为德国精密仪器的中心。“A. Lange & Söhne”这个标志也是那时候开启的。

大概只有我这种死板德国控,才懂朗格的好?

A. Lange &Söhne这个标志意思为“朗格和他的儿子们”,为什么格拉苏蒂边上有个I/SA呢?因为德国不止一个格拉苏蒂镇,这是代表“萨克森州的格拉苏蒂”。

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,二战几乎毁了整个德累斯顿,最后一天,朗格工厂在大轰炸中被毁。几年后,品牌被收归国有,朗格标志从此消失在表盘。

于是,我们不得不提到朗格家族的第四代传人,也就是现代朗格创始人瓦尔特·朗格了。2013年的SIHH(日内瓦高级钟表沙龙,表界最知名的两大展览之一)上,我有幸采访老先生,当时已经89岁高龄的他一说到自己的故事总会两眼闪出一丝光,根本不在乎重复说了多少遍。

大概只有我这种死板德国控,才懂朗格的好?

老先生今年已经90多岁了,但看起来精神不错。

瓦尔特·朗格二战时两上战场,第一次生病得以回家,第二次腿被照明弹击穿,成了重伤员;刚带伤回家就目睹盟军轰炸整个小镇;战争结束后重建工厂,却得向占领军移交精密钟表生产设备;1948年,公司被充公,他被发配到深山开铀矿,好不容易逃脱,先后流亡柏林、巴伐利亚,最后在德国南部的福尔茨海姆(Pforzheim)安定下来,至今仍住在那。最初由于两德分裂,瓦尔特无法返回东德,直到1976年政策稍微放宽,他每年都会重返格拉苏蒂镇看看那里发生的一切。

“我的人生经历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几次回到家乡格拉苏蒂镇,柏林墙推倒后,我有了复兴产业的念头,1990年12月7日,我重新将A. Lange & Söhne带回大家的视线。”瓦尔特说。

在他心中,朗格必须与格拉苏蒂镇联系在一起,他不能在格拉苏蒂镇以外的地方重建品牌。

“我的心留在了家乡格拉苏蒂。”瓦尔特说,“我一直在等机会,只有德国统一我才能真正回去。当时格拉苏蒂镇失业率高,生活艰苦,且只有一个在民主德国中留下的工业联合体(GUB时期,当时那些企业都被政府充公后成立了一个国企,国企效率你们懂的,所以是没啥竞争力的),这在市场经济中很难存活,我希望能给家乡带来工作机会,重振经济。”

大概只有我这种死板德国控,才懂朗格的好?

这大概也可以解释,为什么几个月前,朗格在德国总部为新工厂奠基时,德国总理默克尔都来了。

这可不是中国人惯常理解的什么关系户啊,讨好领导啊,而是因为朗格给当地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就业机会,这是一个企业的社会价值。

虽然历史断过,但精神依然。比如说现代朗格成立后,过了4年,才生产了第一批表,包括表迷非常喜欢的Lange 1。这也符合德国人在我心中一贯的做派——绝不打马虎眼。

大概只有我这种死板德国控,才懂朗格的好?

Lange 1太经典,不过这价格吧,最低也要155000元。

瓦尔特·朗格在重建品牌时还是有顾虑的,因为制表中断40多年,已经落后瑞士品牌的发展了。“因为我要做最好的手表。而且之前我们只生产怀表,所以难度很大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不能轻易推产品,一旦上市就必须能和世界最顶尖的品牌媲美。”他对我说。

大概只有我这种死板德国控,才懂朗格的好?

这是早期的朗格怀表。Lange 1很成功,把怀表的元素体现在腕表上,可以说它为德国人找回了自己的时间。

相比于很多跑量品牌,朗格一直坚持一年几千块的产量。今年朗格的200周年庆典上,随处可见各种庆祝表演,然而,坐在晚宴席上的我思绪忍不住回到过往——突然想起前年参观朗格工厂的情景:

2个半小时打磨一个陀飞轮小零件;镜面抛光后变成黑色,因为它已打磨到光照下来已不会反射的程度;所有腕表必须二次组装……

大概只有我这种死板德国控,才懂朗格的好?

摆轮夹板的雕刻出自6位师傅之手,他们每人负责一种花纹,看花纹就能识人。

最令人惊讶的那刻是看到了放大镜下的机芯,我一度以为那么精美是印刷图吧。真的,机芯打磨都可以和效果图媲美了。

其实德国人这样的精致细工,怎么会怕镂空展露呢?然而,他们不愿为所谓的美观牺牲哪怕是一丁儿点稳定性,或者说,德国人的高傲也让他们不打算迎合这个流行的审美,当然更不会放弃传统。

而这,恰恰也是我这个德国控最喜欢的——曾经,大家都说德国足球不像巴西人那么华丽,然而它很好用,经典而不会被淘汰。

今年200周年,朗格带来了纪念版的表,不妨看看。

大概只有我这种死板德国控,才懂朗格的好?

铂金材质,黑色表盘的1815,是今年初为纪念200周年出的。

大概只有我这种死板德国控,才懂朗格的好?

12月推出HANDWERKSKUNST版本的1815 陀飞轮腕表,限量30块。

大概只有我这种死板德国控,才懂朗格的好?

1815的蜂蜜金纪念款,限量200块,朗格历史上一共出过4块蜂蜜金,这是第5块,很多有收集癖的藏家就在等着网罗它们,这块个人觉得很不错,国内公价244000元。

今年在香港的钟表与奇迹展上也有一块表让我非常心动。

大概只有我这种死板德国控,才懂朗格的好?

1815 CHRONOGRAPH专卖店特别款,蓝色刻度太美了,只是价格有点那啥,38万多,我就看看吧……

还出了最便宜的表款之一。

大概只有我这种死板德国控,才懂朗格的好?

Saxonia今年的新款,133000元,成为朗格的入门之选。

有人问我,你那么喜欢朗格,为什么没打算买?

我说太贵买不起你们会不会想打死我?

大概只有我这种死板德国控,才懂朗格的好?

认真说,朗格的价高是公认。而我也始终坚持自己的消费理念——在能力范围内,慢慢积累,不超越。

有些表是用来一步到位的;有些表是用于随性妄为的;而朗格对我而言,是一个可以通过攒钱实现的长期目标(大概是因为我从不满足于入门款吧),爱表从不怕3年5年,追逐的过程有时比到手的那一刻更令人享受吧。

最重要的是,我的德国情结大概也可以圆满了吧——买让人放心的东西,在如今似乎也变得奢侈了。

最后想说:

本兔子在今日头条开号才发现自己曾经的爆文(来自微信公众号:八卦兔(hirabit))早被人抄了!于是我昨儿花了半小时和今日头条的妹子感慨原创的艰辛——虽然更新慢是八卦兔的“招牌”,但是篇篇心血啊!!

什么时候我们才会真正尊重原创,奖惩分明,给大家一个健康的环境?

推荐阅读:云南之窗

 

THE END
本文系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;旨在传递信息,不代表平安民生网的观点和立场。

相关热点